动物科学专业-《猪生产学》
日期:2017-03-23  发布人: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浏览量:147

黄淮学院《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8131914

课程名称:猪生产学  Swine Production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               开设学期:第5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猪生产学》是为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生产方向本科生开设的限选课,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中,修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所必须掌握的科学养殖管理科学,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科学养殖技术和专业管理才能,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猪生产学的概念,掌握养猪生产中各环节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并能运用于生产中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殖专业管理人才。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使学生在全面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技术、育种和繁殖新技术以及猪场防疫技术等;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上掌握养猪生产整个过程的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养猪业生产和科研等工作。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言(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理论讲授和翻阅资料等方法,懂得养猪业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了解国内外养猪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动态,知道科学养猪的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1.1 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2 世界养猪业概况

1.3 中国养猪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养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难点我养猪业的现状及对策。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猪的起源与进化;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及猪的主要行为特点以及猪的生物学特性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为掌握养猪生产的规律、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2.1 家猪起源和进化

2.1.1 猪在生物界的地位

2.1.2 猪的驯养驯化及进化的主要阶段和主要变异

2.2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点

2.2.1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产中的利用

2.2.2 猪的行为学特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

      2.猪的主要行为特点

难点猪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  猪的品种(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了解中国地方猪种类型与特点,熟悉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掌握国外引进主要猪种特性。

(二)教学内容

3.1 中国地方猪种

3.1.1 中国地方猪种类型及特点

3.1.2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3.2 国外引进猪种

3.3 中国培育品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了解品种分类原则、产地,经济类型,体形外貌及生产性能等;

2.中国地方品种的特性及生产性能、国外引入主要品种的特性及生产性能。

难点品种名称,产地,经济类型,体形外貌及生产性能。

第四章  猪的育种(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熟练掌握猪的主要性状和育种目标的确定,掌握种猪的性能测定、育种值估计,掌握种猪的选择、品系选育和杂交利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4.1育种目标

4.1.1 猪的主要性状

4.1.2 育种目标的确定

4.1.3 经济权重的估计

4.2 性能测定及选择

4.2.1 性能测定的发展

4.2.2 性能测定的方案

4.2.3 性能测定的组织

4.2.4 种猪性能测定的技术操作规程

4.3 猪的品系选育

4.3.1 品系建立

4.3.2 专门化品系

4.4 杂交利用

4.4.1 杂交优势的利用

4.4.2 猪的杂交模式

4.4.3 杂交繁育体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猪的品系选育;

2.猪性能的测定;

3.育种值的估计及种猪的选择。

难点杂交繁育体系及猪杂交模式。

第五章  猪的营养与饲料(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猪的采食与消化特点,熟练掌握猪的营养需要、常用饲料和饲粮配合方法,掌握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方法。

(二)教学内容

5.1 猪的采食与消化

5.1.1 猪体化学组成

5.1.2 采食

5.1.3 消化、代谢与吸收

5.2 猪的营养需要

5.2.1 种公猪的营养需要

5.2.2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

5.2.3 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5.2.4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5.2.5 仔猪的营养需要

5.2.6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5.3 猪的常用饲料

5.3.1 能量饲料

5.3.2 蛋白质饲料

5.3.3 青饲料

5.3.4 粗饲料

5.3.5 矿物质饲料

5.3.6 饲料添加剂

5.4 猪的配合饲料与饲粮配合

5.5 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猪的采食与消化特点;

2.猪的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与饲粮配合。

难点1.种猪的营养需要;

2.仔猪及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第六章  种猪生产(共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种猪生产力概念,熟悉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猪的泌乳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妊娠母猪、分娩前后母猪、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提高母猪平均窝断奶仔猪数和体重的措施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妊娠诊断胚胎和

6.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6.2 母猪发情配种

6.2.1 母猪配种准备期的饲养管理特点

6.2.2 母猪发情排卵鉴定

6.2.3 最佳配种时间、次数及配种技术

6.3 妊娠

6.3.1 母猪妊娠诊断及胎儿生长发育

6.3.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6.4 分娩

6.4.1 分娩前的准备

6.4.2 接产技术、方法及理论基础

6.4.3 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6.5 泌乳

6.5.1 猪乳的成分

6.5.2 猪的泌乳规律、泌乳测定及影响泌乳的因素

6.5.3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6.6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措施

6.6.1 早期断奶,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

6.6.2 提高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和个体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公、母猪配种方法;

2.妊娠母猪、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3.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方法。

难点1.促进母猪正常发情排卵,适时配种;

2.分娩前的准备,分娩及接产;

3.早期断奶,提高母猪平均窝断奶仔猪数和体重。

第七章  幼猪培育(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点,掌握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的各项技术措施及饲养管理技术。

(二)教学内容

7.1 哺乳仔猪

7.1.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发育规律

7.1.2 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

7.1.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7.2 断奶仔猪

7.2.1 适时断奶日龄及方法

7.2.2 断奶仔猪的培育

7.3 SPF猪的培育

7.3.1 SPF猪群的概念及意义

7.3.2 SPF猪群的建立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哺乳仔猪的培育;

2.断奶仔猪的培育。

难点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2.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八章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了解影响生长肥育猪生产的主要因素,掌握育肥猪生产配套技术及适时屠宰,熟悉猪肉品质评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

8.1 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8.1.1 体重的增长

8.1.2 体组织的生长

8.1.3 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8.2 提高生长肥育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8.2.1 选择优良品种和适宜的杂交组合

8.2.2 提高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

8.2.3 适宜的营养水平

8.2.4 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

8.2.5 适宜的环境条件

8.2.6 适时屠宰

8.3 猪的肉质 

8.3.1 猪的屠宰和猪肉卫生标准

8.3.2 猪肉品质评定

8.3.3 异常肉及其预防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2.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3.猪的肉质评定方法。

难点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九章  猪场建设(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了解环境因素对猪的影响,熟悉养猪设备、生产工艺和猪场建筑,掌握猪舍环境控制技术,为猪只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教学内容

9.1 养猪生产工艺 

9.1.1 养猪生产模式

9.1.2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9.2 猪场建筑 

9.2.1 猪场场址选择

9.2.2 猪场建筑规划设计

9.2.3 猪舍建筑

9.3 养猪设备 

9.3.1 猪栏

9.3.2 漏缝地板

9.3.3 饲喂设备

9.3.4 饮水设备

9.3.5 降温与采暖设备

9.3.6 清洁与消毒设备

9.3.7 粪便处理系统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养猪生产工艺;

2.猪场建设、养猪设备;

3.猪场环境保护。

难点1.养猪生产模式,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2.猪舍建筑,栏圈设备。

第十章  养猪场经营管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系统学习,了解养猪生产计划的制定、猪场运行与营销管理方法,了解猪场财务计划的制定与控制、财务核算制度。

(二)教学内容

10.1 经营与计划 

10.1.1 经营管理基础

10.1.2 养猪生产计划的制定

10.2 猪场运行与营销管理 

10.2.1 劳动管理;

10.2.2 猪群管理

10.2.3 产品营销

10.3 财务管理 

10.3.1 财务管理基础

10.3.2 财务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10.3.3 财务核算

10.3.4 财务分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养猪生产工艺;

2.猪场建设、养猪设备;

3.猪场环境保护。

难点1.养猪生产模式,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2.猪舍建筑,栏圈设备。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家畜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生物统计学。

八、教学时数分配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72      学分:4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

等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

4

2

 

2

第三章

猪的品种

4

2

 

2

第四章

猪的育种

8

 

 

2

第五章

猪的营养与饲料

6

 

 

2

第六章

种猪生产

10

 

4

2

第七章

幼猪培育

6

 

2

2

第八章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6

4

 

2

第九章

猪场建设

6

2

 

2

第十章

养猪场经营管理

2

 

2

2

 

小计

54

10

8

2

 

九、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猪生产学》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实验类型

是否为

开放实验

1

猪品种的识别

认识国内外优良猪种,了解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2

验证

 

2

猪的外貌鉴定

猪各部位的名称及种猪的评定方法

2

验证

 

3

猪的肉质测定

掌握肉质测定的方法及了解测定各项目的水平

2

验证

 

4

猪的屠宰测定

掌握猪的屠宰方法,分离猪的皮、骨、肉、脂,测量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等指标。

2

综合

 

5

现代化猪场管理

了解国内外现代化猪场的设备及管理模式

2

综合

 

 

实验一 猪品种的识别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目的要求】

了解国内外优良猪种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内容提要】

认识国内外优良猪种,了解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主要仪器设备】

猪种

 

实验二  猪的外貌鉴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目的要求】

1.掌握猪体的主要部位及名称

2.学习外貌鉴定的程序和方法并掌握猪的一般外形鉴定标准

【内容提要】

猪各部位的名称及种猪的评定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

测丈、皮尺、活猪。

 

实验三  猪的肉质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性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猪肉品质分析的简单方法

【内容提要】

复习猪肉品质评定。按要求进行取肉,然后再进行分析。

【主要仪器设备】

笔式酸度计、允许土壤膨胀压缩仪、嫩度计、比色卡、蒸锅、天平、刀具、砧板等。

 

实验四  猪的屠宰测定

【实验类型】  综合性

【目的要求】

了解作屠宰测定的猪屠宰过程的要求顺序和方法,掌握胴体品质主要测定项目及其具体测定方法。

【内容提要】

掌握猪的屠宰方法,分离猪的皮、骨、肉、脂,测量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等指标。

【主要仪器设备】

活体背膘测定仪、电子秤、小板秤、台秤、刀具一套、游标卡尺、卷尺、硫酸纸、坐标纸、钢笔、剪刀、大小盆、记录表等。

 

实验五  现代化猪场管理

【实验类型】   综合性

【目的要求】

了解国内外现代化猪场的设备及管理模式

【内容提要】

参观规模化养猪场,了解国内外现代化猪场的设备及管理模式

 

十、本课程的实践环节:

(一)实践环节的目的、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要求,设置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猪生产过程中的实践技能。

(二)实践内容与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地点

1

种猪耳号的编制

耳号的编制及识别方法

2

校、内外实践基地

2

猪的发情鉴定及人工授精

猪的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

2

校、内外实践基地

3

母猪的妊娠诊断和接产

母猪的妊娠诊断和接产

2

校、内外实践基地

4

猪群组成及周转计划的拟定

拟定猪群组成及周转计划

2

校、内外实践基地

 

实践一  种猪耳号的编制

【目的要求】

掌握猪耳号的编制及识别方法

【内容提要】

1.种猪耳号的标识种类

2.各种耳号标识方法的建立

【主要仪器设备】

  耳号钳,耳号牌等

实践二  猪的发情鉴定及人工授精

【目的要求】

  1.了解母猪的发情鉴定要点,能准确判断母猪发情状况。

 2.掌握人工授精技术

【内容提要】

1.发情鉴定

2.人工授精

【主要仪器设备】

  处于发情周期各个阶段的母猪,注射器等

实践三  母猪的妊娠诊断和接产

【目的要求】

  1.掌握母猪的妊娠诊断要点

  2.能对分娩母猪进行接产

【内容提要】

1.妊娠诊断

  2.接产

【主要仪器设备】

  超声仪器等

实践四  猪群组成及周转计划的拟定

【目的要求】

 掌握猪场猪群的组成,能进行周转计划的拟定。

【内容提要】

1.猪群组成

2. 拟定周转计划

 

(三)考核方式

课程实践成绩根据操作水平和掌握的技能及实践态度评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课程总成绩中。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猪生产学》,杨公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1版。

(二)参考书:

1.《中国养猪大成》,赵书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2.《实用养猪技术》,熊远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3.《现代养猪生产》,陈清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4.《DISEASES OF SWINE》,Barbara E Straw,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十二、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猪生产学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研究发展较快,并能迅速应用于生产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教师在教学上应对猪生产学的科学理论、基本概念、管理方法进行全面讲授,重点讲解养猪生产各分阶段的管理方法及理论依据,并密切结合国内外生产实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将课堂科学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猪生产学是一门专业课程,尤其适合使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结合大量的图片和录相资料,更生动更直观面对学生,使教学能深入浅出开拓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科学理论和相关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十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核,考试题型主要分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

成绩的评定方法:总成绩= 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学习态度、实验实践等。

十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收藏本页